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妇产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首页>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70
  • 国内刊号:1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第04期

子宫后壁妊娠破裂一例

许洁

关键词:子宫肌层, 妊娠, 异位, 腹腔镜,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因停经39 d,下腹疼痛不适7 d,加重2 h,于2011年10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 d,月经周期28 d,色量正常,经期腹痛明显,末次月经2011年9月1日。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程度较轻,于休息后略缓解。5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达38.4℃,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治疗(具体用药及药量不详)3d后好转。5h前于搬运重物后突发下腹部撕拉样疼痛,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2 h前腹痛明显加重,伴头晕、全身乏力及肛周坠胀感,出现一过性晕厥2次,故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未婚,有性生活史,否认孕产史。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124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一般状态欠佳,烦躁,神志清,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床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33次/min,电轴不偏,大致正常心电图。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黏膜润软,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光滑,正常大小,无接触性出血,举痛阳性;宫体及双附件区触诊不满意,压痛明显。辅助检查:妇科彩超示子宫前位,周围见大量混杂回声,宫体大小约4.4 cm×3.5 cm,形态正常,肌壁回声不均匀,宫腔线欠清晰,子宫内膜厚约0.8 cm。右附件区可见6.7 cm×4.3 cm的混杂回声,右卵巢内见3.3 cm×2.4 cm的无回声,左附件区可见6.1 cm×3.8 cm的混杂回声。子宫后方积液深2.0 cm ,子宫前方积液深5.0 cm。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4.53×109/L,红细胞计数(RBC)3.71×1012/L,血红蛋白(Hb)106 g/L。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3420 U/L。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取不凝血约5 mL。入院诊断:腹痛待查(不除外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于2011年10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探查术,术中置镜入腹见盆腹腔大量暗红色凝血块及积血,清除大部分凝血块及积血,探查见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质软,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外观无异常,于子宫左侧后壁见一直径约1.5 cm的球形病灶,向外突出,呈暗红色,其表面浆膜破裂,有活动性出血,其内似见绒毛组织,见图1。术中固定子宫以双极弯钳自根部切除病灶,电凝止血,切除的病灶送快速病理,结果回报送检组织内见变性绒毛成分。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取膀胱截石位在腹腔镜监护下行诊断性刮宫,术中探针探查子宫宫腔完整,刮出物为少量子宫内膜组织,未见绒毛组织,亦无异常子宫出血及陈旧性凝血块,遂将刮取宫内组织送病理。再取平卧位于腹腔镜下以0号可吸收线8字缝合子宫后壁行子宫修补术。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清除陈旧性凝血块及积血共约2000 mL,查创面无出血,留置腹腔内引流管1枚,术毕。手术评价:术中经过顺利,麻醉满意,输同型红细胞悬液800 mL,血浆300 mL,补液1100 mL,术后血压115/67 mmHg,脉搏107次/min,留置导尿通畅,共引出淡黄色尿液约600 mL。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后壁送检凝血组织内见绒毛成分;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局部呈高分泌期反应,见图2。术后给予补液及抗炎对症治疗,术后第5天复查血hCG 274.5 U/L。现患者痊愈出院,出院诊断为子宫后壁妊娠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