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妇产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99/R

邮发代号: 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70
  • 国内刊号:1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热疗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热疗学近年重新得到关注和研究,随着热生物学的发展,热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疗法后的又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其中,热疗与放疗和/或化疗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显示,热疗与放化疗互补,增强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就热疗对宫颈癌的治疗及研究进展做一.......

    作者:石峥;曲芃芃 刊期: 2007- 02

  •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和妇科恶性肿瘤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家族在哺乳动物中包括7个成员,是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下游的效应物.该家族成员参与的STAT信号途径是人体生理与病理反应的共同通路之一,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多种人类肿瘤中有该家族成员异常激活,尤其是STAT1,3和5.STAT1蛋白的功能主要与生长抑制有关,而STAT3和5可通过抑制凋亡,促进细胞增殖、转移等作用参与细胞恶性转化及进展.由于该途径直......

    作者:刘艳杰;乔玉环 刊期: 2007- 02

  • 宫颈癌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导致全球妇女死亡的主要肿瘤之一.一定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备条件,预防性HPV疫苗可大量减少与此相关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而由L1自我组装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是预防性疫苗的佳侯选者之一,肌肉注射VLP后可以产生很强的B细胞、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和中和抗体的天然免疫.VLP的Ⅱ期临床实验均取得可喜成果,Ⅲ期临床实验也在逐步进行.......

    作者:姜波玲;叶红 刊期: 2007- 02

  •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除了常规治疗方法外,由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不同组合形成的综合治疗成为当今处理各期宫颈癌的一个重要策略.综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新进展情况.......

    作者:段迎春;胡平 刊期: 2007- 02

  • 腹腔内热化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将热疗与传统化疗相结合的腹腔内热化疗(IHCP)渐成治疗恶性肿瘤新方法.热疗与化疗联用可加强化疗药的细胞毒作用,增加药物对癌组织的渗透性.患者行IHCP前尽可能行理想减瘤术,研究表明,IHCP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性,特别对晚期卵巢癌化疗耐药及有腹膜转移患者效果尤为明显.但目前尚无标准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灌注速度和灌注液渗透压及灌注持续时间等.对该项技术标准化研究成为热点.......

    作者:刘鹏霞;曲芃芃 刊期: 2007- 02

  • 人半翼基因及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人半翼(humanwingsapart-like,hWAPL)基因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个仅在宫颈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具有癌基因的特性.抑制其表达,会导致宫颈癌癌细胞的死亡.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公认的宫颈癌主要致病因子,其致癌基因E6和E7可使hWAPL基因高表达,阻断E6和E7的作用使hWAPL基因表达降低.hWAPL基因异常表达及宫颈HPV感染在......

    作者:鲁笑钦;崔金全 刊期: 2007- 02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宫腔形态异常、输卵管梗阻和盆腔感染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传统检查方法如超声、诊刮、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开腹手术也有其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应用,宫、腹腔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诊治不孕症.宫腔镜可直视下诊治宫腔疾患和输卵管近端的病变,腹腔镜则可诊治盆腔疾患和输卵管远端的病变.联合应用能同时治疗宫腔、盆腔及输卵管异常.......

    作者:李红娟;申爱荣 刊期: 2007- 02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免疫作用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宿主防御机制的研究呈渐增趋势,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新近提出的先天免疫.虽然目前尚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且对此机制了解甚少,但颇具前景,将对此病免疫治疗起指导作用.......

    作者:郑录清;张洪文 刊期: 2007- 02

  • 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压力性尿失禁(SUI)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底支持组织生化和形态学结构,盆底支持组织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与SUI与盆底器官膨出(POP)发生的关系,盆底神经肌肉病理生理学在SUI和POP的改变等.实验研究中结合发病机制模拟人类妊娠、难产产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盆底去神经化等建立动物模型,通过尿流动力学指标和组织形态学证实建模可行性.建立更成熟稳定的动物模型,可为临床发病机......

    作者:陆洋;沈媛;罗新 刊期: 2007- 02

  • 生殖支原体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生殖支原体(Mg)1981年首次从人体分离,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该病原很多特性都有别于其他已知的支原体,其黏附作用可能与MgPa岛有关,分离培养极为困难,对其进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尤其是套式PCR技术.Mg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重要病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和输卵管性不孕、早产等生殖异常密切相关,致病机制不甚清楚.治疗上,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

    作者:李华;张洪文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