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妇产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99/R

邮发代号: 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70
  • 国内刊号:1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指妊娠囊种植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其外周被子宫肌层和纤维组织包围,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其可以导致阴道大出血、子宫破裂、孕产妇生育能力丧失,甚至死亡.近年来,CSP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做好CSP的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超声检查能够辅助医务人员做到CSP的早诊断,但是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C......

    作者:施腾飞;童晓文 刊期: 2014- 01

  • 输卵管妊娠发病机制的新研究进展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8%,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长期以来,输卵管手术和生殖道感染等各种高危因素导致输卵管内膜形态异常、炎性粘连、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解剖形态学异常改变被认为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病因.近研究发现,输卵管受精卵转运异常(包括各种因素导致的输卵管平滑肌收缩或输卵管纤毛摆动改变,以及输卵管微环境改变等功能性异常)可能是导致输卵管妊娠发生的重要机制.此外,免疫因素......

    作者:陈君霞;张信美 刊期: 2014- 01

  •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罕见的血液科致死性疾病,围生期更为罕见.临床常表现为三联征(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进行性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异常)或五联征(三联征加发热及肾脏损害).TTP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缺失,或妊娠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分泌增加所致.妊娠为其发作的独立诱因,母儿预后不良,围生期规范使用血浆置换、血浆输注等综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预后.......

    作者:王天红;程澄;李映桃 刊期: 2014- 01

  • HPV16E5蛋白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编码E5蛋白.HPV16E5蛋白是一种细胞膜整合蛋白,主要分布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大量研究证明,HPV16E5蛋白通过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及环氧化酶2(COX-2)途径的活性,增加宿主细胞的免疫逃避,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转化、增殖,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肿瘤中新生血管的形成等机制影响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就HPV16E5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作者:于宇;张淑兰 刊期: 2014- 01

  • 肿瘤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交互作用及转移

    肿瘤淋巴转移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难以全面阐释淋巴转移的发病机制.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细胞发生交互作用,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endothelialcell,LEC)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鉴于此,深入研究肿瘤细胞与LEC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为肿瘤淋巴转移的病因研究及传统抗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作者:刘颖蕾;谢静燕 刊期: 2014- 01

  • ZEB家族在上皮性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上皮性卵巢癌是威胁女性生命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极易发生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是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其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家族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重要转录因子.ZEB家族能在转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抑制上皮性-钙黏蛋白等黏附蛋白和一系列极性蛋白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研究ZEB家族在上皮性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

    作者:李昳颖;姜桦 刊期: 2014- 01

  • 二甲双胍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口服药.除了有效发挥降糖作用外,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二甲双胍还具有抗卵巢癌等抗肿瘤的作用,其可以降低卵巢癌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二甲双胍发挥这些作用的机制尚不确定,可能包括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导致细胞周期停滞、选择性杀灭卵巢癌干细胞、促进细胞凋亡等.但在设计佳的临床试验之前,有很多关......

    作者:朱杰;孙红 刊期: 2014- 01

  • 子宫内膜息肉研究新进展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引起月经周期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不孕等临床症状,治疗后易复发、可恶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发生与遗传因素、甾体激素受体局部失衡、增殖与凋亡失调、慢性炎症刺激、某些药物影响、细胞因子等有关.年龄大、绝经、子宫不规则出血、应用他莫昔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宫腔镜检查、宫腔碘油造影......

    作者:黄丽华;向梅 刊期: 2014- 01

  • 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

    卵巢早衰(POF)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卵泡功能衰竭.大约80%患者属于特发性POF.POF治疗棘手,近年国内外取得了应用干细胞恢复卵巢功能及生育力等方面的动物试验成果,为POF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的恢复带来了希望.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治疗因其引起伦理争议而受到限制.目前成体干细胞治疗包括生殖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胎儿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干细胞可能通过分化为卵母细胞或通过......

    作者:左侠;陈蕾 刊期: 2014- 01

  • 围绝经期女性潮热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大多数围绝经期女性伴有潮热症状.目前潮热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围绝经期女性低雌激素水平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和体温调节机制改变相关.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压波动、血脂改变及胰岛素抵抗,这些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女性潮热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综述近年潮热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潮热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临床围绝经期激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倩;史惠蓉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