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妇产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70
- 国内刊号:1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洪娟
关键词:先兆子痫, 内皮细胞, 滋养层, 氧化性应激
摘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多脏器损害性疾病,其发生率约为5%~8%,其特征是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进而可能会导致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HELLP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和溶血)、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子痫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各种病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继而多种血管活性因子、炎性因子和凝血因子调节异常,从而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 关于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缺氧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免疫调节异常学说、遗传学说和血管内皮损伤学说等. 随着对PE的深入研究,对其发病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