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妇产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99/R

邮发代号: 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70
  • 国内刊号:1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8年第1期文章
  • 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A组为TENS穴位组(临产后即予以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直至胎儿娩出);B组为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记录2组产妇不同时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娩结局及围生儿结局;于临产后(T0)、宫口开全时(T1)抽取静脉血检测2组产妇外周血β-内啡肽(β-EP)、皮......

    作者:李莉;吕艳;翟翔隽;王冰;崔洪艳 刊期: 2018- 01

  • 髓源性抑制细胞与促炎因子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s)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活性的异质细胞群,包括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未成熟的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MDSCs可抑制CD4+、CD8+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介导肿瘤免疫逃逸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促炎因子是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生成的具有许多强大生物学效应的内源性多肽,可介导多种免疫反应.MDSCs与促炎因......

    作者:刘蓓 刊期: 2018- 01

  • 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治疗新进展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有病灶大、手术困难、预后差等特点,关于其治疗方案争议不断,主要推荐的治疗方案有:盆腔外照射+顺铂同期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放化疗后进行辅助性子宫切除术.而在临床治疗中,由于各地区放疗水平不同和患者个体化差异,目前对LACC的治疗方案仍存在多样性.预防性半扩展区域调强适形放疗可......

    作者:曹颖;孙玮 刊期: 2018- 01

  • 年轻子宫内膜癌女性保留生育及卵巢功能的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年轻育龄期EC患者相对少见,但随着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逐渐上升,以及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EC出现明显年轻化趋势.EC的标准治疗方案使得女性永久性失去生育功能以及绝经前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严重影响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年轻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方案逐渐受到重视.现有的保留生育功能方案主要有:孕......

    作者:李秋霞;余贵媛 刊期: 2018- 01

  • 卵巢伴少量性索成分的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卵巢伴少量性索成分的间质肿瘤(stromaltumorwithminorsexcordelement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4例卵巢伴少量性索成分的间质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报道的9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总结.结果:卵巢伴少量性索成分的间质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常以腹部不......

    作者:郑末;吴焕文 刊期: 2018- 01

  • PPARγ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氢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是细胞核雌激素受体家族成员,包括PPARα、β/δ和γ.PPARγ参与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因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及肿瘤形成密切相关而成为研究的热点.PPARγ是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但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较少,且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综......

    作者:黄梅梅;毛晓丹 刊期: 2018- 01

  • 非HPV感染相关宫颈腺癌的研究进展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与宫颈鳞癌及大多数宫颈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研究发现仍然有hrHPV检测阴性的宫颈癌存在,大约10%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无关,这些腺癌主要包括:胃型黏液性腺癌中的微偏腺癌、透明细胞癌、中肾管腺癌以及浆液性癌.这些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筛查手段难以发现、病理诊断困难,常易漏诊及误诊,使大多数患......

    作者:王遥 刊期: 2018- 01

  •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预警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CIN的发生和进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的过程.大量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CIN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测序技术的进步,阴道微生物与HPV在CIN和宫颈癌的协同......

    作者:蒋燕明 刊期: 2018- 01

  •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分析2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2011)宫腔镜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断为2型子宫肌瘤(单发,肿瘤大径线≥2.5cm)、通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期全部切除的患者共70例,分为2组.A组术毕保留肌瘤假包膜,B组术毕切除突入宫腔的假包膜组织.记录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黄睿;徐若男;韩笑;杨海燕 刊期: 2018- 01

  • GnRH类似物联合化疗对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保护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在化疗过程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对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的保护.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2000年1月—2017年7月.全面收集GnRH类似物联合化疗对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

    作者:王倩;郎琳;贾英 刊期: 201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