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妇产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99/R
邮发代号: 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70
- 国内刊号:1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微小RNA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的非编码调控的单链RNA.研究发现,miRNA参与有机体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包括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与人类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目前,miRNA在宫颈癌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包括miRNA在宫颈癌的表达检测;miRNA与宫颈癌的发生、分化、转移、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及miRNA在宫颈癌的诊断、治疗等应用方面的探索.......
作者:高翔 刊期: 2010- 03
-
细胞游离胎儿DNA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异常
细胞游离胎儿DNA(cffDNA)已被成功在妊娠妇女血循环中检测到.与母体血循环中胎儿细胞不同,cffDNA早可在妊娠4周检测出,并能在产后迅速消失.cffDNA可能源于胎盘部位的滋养细胞等并通过凋亡机制释放进入母体血循环中.通过检测cffDNA可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异常,但因其在妊娠妇女血中含量较少,检测具有挑战性.目前已有多种新检测方法用于非整倍体异常的产前诊断,尚需不断完善.......
作者:徐爱群 刊期: 2010- 03
-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妊娠及其并发症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与饱和/不饱和长链脂肪酸、类花生四烯酸和其他脂质有高度亲和力,参与脂肪酸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在糖脂代谢、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FABP4在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妊娠相关疾病,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相关.明确其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可为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0- 03
-
妇科手术中的胃肠道损伤
近十年中妇科手术领域有长足进展.开腹手术范围及难度逐步增加,阴式手术普遍开展,腹腔镜、宫腔镜技术的引进及普及使患者获得同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但是由于解剖学的毗邻关系,妇科手术并发胃肠道损伤时有发生.胃肠道损伤发生率低,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既往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炎症,操作不当等因素增加了损伤的发生率.依据损伤部位和手术方式就妇科手术中胃肠道损伤的类型、发生原因、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做一综......
作者:孙茜 刊期: 2010- 03
-
人白细胞抗原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研究
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PVhr)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也发现了单纯的HPV感染不足以引起宫颈癌的发生,还需要其他分子事件的共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也是一个伴有细胞基因遗传改变的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而且细胞内遗传因素的改变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对于人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
作者:吴海霞;庞淑洁 刊期: 2010- 03
-
E-钙黏附素和黏着斑激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E-钙黏附素(E-cadherin)是一种介导同种细胞间相互黏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参与形成和维护细胞间的连接,可促进旁分泌信号的传递,起信息传递和细胞稳定作用.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是胞质酪氨酸激酶,被激活后引发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从而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黏附,参与细胞多种生理功能及肿瘤细......
作者:时利霞 刊期: 2010- 03
-
自然杀伤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免疫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主要取决于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识别相应的配体后产生信号的综合.NK细胞系的建立,尤其是NK-92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NK细胞识别人类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基因转移技术的应用,以NK细胞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备受关注.......
作者:马杰 刊期: 2010- 03
-
野生型P53及其调控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病机制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的发生相关性高的抑癌基因,在人类癌症中发生突变的频率高达50%.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则降低,且以野生型(wt)为主.P53第4外显子72密码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发病机制密切相关.wtP53蛋白在子宫颈癌细胞中半衰期短,功能易失活,具有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功能失活与多种基因,如E6,E7,MDM2和STAT3等基因的降解作用有关.......
作者:朱靖 刊期: 2010- 03
-
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为非经典的HLA-I类分子,特异性高表达于母胎界面的绒毛外滋养细胞,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对妊娠和胚胎起到保护作用.子痫前期是产科领域危害母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HLA-G表达下降,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明确了HLA-G基因、蛋白质的结构及遗传方式,在基因多态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力求从基因水平阐明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发现部......
作者:贾艳菊 刊期: 2010- 03
-
妇科手术后粘连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粘连的形成是妇科手术后重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小肠梗阻、不孕、慢性盆腔疼痛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也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粘连所致并发症的防治、经济负担增加及再入院风险受到极大关注.多种防治粘连的方法,如外科手术的改进、生物物理屏障的应用、药物干预等研究都有较大的进展,就粘连的发生机制及防治进展综述.......
作者:兰义兵 刊期: 2010- 03
动态资讯
- 1 G蛋白耦联受体30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 2 064子宫肌瘤栓塞后的MRI长期随访
- 3 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和)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分析
- 4 测定妊娠期、流产后期妇女及男子精浆中滋养层β1-糖蛋白
- 5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 6 003 妊娠11~14周超声检测胎儿结构畸形
- 7 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及血糖/胰岛素比值在糖耐量预测中的价值
- 8 本刊文题、摘要、关键词、图表、统计学方法和符号写作规范
- 9 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的沿革、现状及前景
- 10 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状况的研究
-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形成
- 12 023 CIN患者治疗后随访方案的完善:高危HPV的检测
- 13 环氧化酶信号通道与卵巢癌侵袭及转移
- 14 欢迎使用本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 15 高雄激素血症检测项目与雄激素测定方法
- 16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和进展
- 17 外泌体在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 18 005高歇病妊娠的5年研究
- 19 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 20 宫颈癌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