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妇产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99/R

邮发代号: 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70
  • 国内刊号:1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获得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005高歇病妊娠的5年研究

    ......

    作者:孙莺;方爱华;张令浩 刊期: 2005- 01

  • 004妊娠中期运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预测妊娠高血压或 IUGR

    ......

    作者:王芬;曹云霞 刊期: 2005- 01

  • 003妊娠中期胎儿颈部孤立性无隔膜淋巴囊肿的家族遗传

    ......

    作者:黄轩;方群 刊期: 2005- 01

  • 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MM)恶性度高,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确诊依细胞病理学检查,也可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协助诊断,具特异性的是S-100蛋白.手术切除是治疗MM有效和首选的方法.外阴MM手术范围有缩小趋势,更强调肿瘤厚度与切缘的关系.甲嗪咪唑胺是有效化疗药物,干扰素是MM首选的免疫治疗制剂,MM冷冻联合免疫治疗及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MM免疫和基因治疗也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作者:朱壮彦;糜若然 刊期: 2005- 01

  • 001血管内中性白细胞部分介导卵巢切除小鼠子宫内膜内皮细胞对雌激素的增殖反应

    ......

    作者:朱立勤;张才丽 刊期: 2005- 01

  • 002妊娠期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水平的改变

    ......

    作者:张楠;张才丽 刊期: 2005- 01

  • 瘦素与胎儿生长发育

    瘦素是肥胖(ob)基因编码的产物,初发现是人体白色脂肪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激素,在人体脂肪量和体质量、能量平衡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人类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也能分泌瘦素,瘦素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瘦素调节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体质量,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综述瘦素在调节胎儿发育方面的作用、可能的机制及影响瘦素水平的因素.......

    作者:贾美群;蒋小青 刊期: 2005- 01

  • 产科领域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重要检查技术,通过检索国外相关文献,总结MRI技术于产科的应用,包括原理、安全性、优缺点、相关技术改进、注意事项、应用指征及MRI的三维成像技术和体积计算技术.MRI技术不涉及放射线的问题,妊娠期间应用对妊娠妇女和胎儿均安全.诊断胎儿畸形MRI较B超技术有更多优点,由于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尚难普及,仅作为B超技术的辅助技术,同时MRI技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

    作者:罗营;糜若然 刊期: 2005- 01

  • 产前皮质类固醇激素重复应用的研究现况

    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但产前重复应用皮质激素是否能进一步改善母儿的结局,目前尚无定论.较多动物实验证明重复应用皮质激素对肺成熟有益,但同时对仔动物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脏器官生长发育有负面影响,而且目前尚无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是否有必要重复应用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虹霆;陈智慧;张建华 刊期: 2005- 01

  • 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胎儿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过胎心听诊、超声检查、连续胎心监护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准确地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胎儿心动过速者,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后,通常可继续监测;药物可用于控制持续性胎儿心动过速.对出现持续心动过缓胎儿,免疫抗体检测阳性妊娠妇女应进行密切监测,需要除外胎儿心脏畸形;对出现不规则心律胎儿,可临床随诊,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大多数心律失常胎儿预后好,心脏畸形发......

    作者:樊庆泊;邢菲菲;盖铭英;郎景和 刊期: 2005- 01